现场混乱吐槽成焦点
阆中马拉松赛事落幕,现场取包排队时间过长,激起了选手们的不满情绪。网络上流传的视频显示,众多穿着短袖短裤的选手,正站在阆中大剧院广场上等待取包。剧院内的取包点处,参赛者的包裹散落四处,场面显得非常杂乱。许多选手一起高呼“退款”,而“取包排队时间过长”也成为了社交平台上热议的话题。
选手经历恼火又失望
北京选手郑先生原本对比赛抱有愉悦心情,赛前还将长袖外套存放在组委会安排的存包点——落下闳大剧院。然而,比赛结束后的10点半左右,他目睹了取包现场长队,心情变得很糟糕。同样来自重庆的王女士也极度失望,她在存包时便发现志愿者随意摆放背包,并未按顺序排列。她在外面排队等了将近40分钟才进入室内存放包裹的地方,取包全得自己动手,而志愿者的人数明显不够。
经验对比凸显问题大
王女士是跑过全国五十多场马拉松的老将。她表示,这种混乱的取包场面还是头一回遇到。她质疑组委会为何不给志愿者进行专业培训,连放置和寻找背包这样的基本操作都不熟悉。反观以往的比赛,存包取包都十分顺利,这次阆中马拉松的糟糕状况显得格外明显,与以往的比赛体验相差甚远。
官方解释参赛因素多
阆马组委会的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提到,现场出现混乱主要有两个因素。首先,参赛者的数量大幅上升,今年的半程马拉松报名人数达到了7615人,而去年仅为不到3000人,增长了近两倍。天气很冷,这导致存包的数量变多了。去年10月22日的比赛时,气温较高,而今年11月24日的比赛则天气寒冷。许多半马选手都选择了存包。事发当天,有2000多人在落下闳大剧院同时取包,人手不足,场面有些混乱。
人数增加带来新挑战
往年参赛者不多,使得组委会在处理寄存物品时较为轻松。然而,今年参赛者数量激增,规模扩大后,对寄存物品管理的需求也随之提升。不过,组委会在应对人数变化上显然准备不足,场地分配和人员调配未能跟上人数增长的节奏,这导致现场服务无法满足参赛者的需求,进而引发了混乱。
致歉反思赛事待提升
组委会发出道歉信,指出在上午11点左右,主办方对参赛者同时段领取物品的预估不准确,负责发放包裹和物品的员工配比不够,导致半程马拉松选手赛后领取包裹等待时间过长。他们向参赛者表示歉意。尽管当天天气寒冷,存放物品数量较多,但参赛人数和环境状况都是事先知晓的。以1.56万人的规模来看,这属于中型赛事,此类问题本应避免。赛事结束后,主办方还需进行更多反思和改进。
大家认为遇到参赛者众多及气候因素引起的活动服务难题,应当如何有效应对?欢迎在评论区发表您的看法,若觉得文章有价值,请点赞并转发!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本站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limeson.com/html/tiyuwenda/9800.html